報名咨詢熱線
17310368197
2018年一建民航考試成績出爐,122分,不枉此行。提筆總結,目的是和曾經和現在仍在奮斗取得一建民航證書的戰友探討下個人的一些想法,講得不對的,還請包涵,祝福大家19年順順利利。
一、備考時間安排
首先介紹下個人的備考,17年因工作原因我只準備了3門基礎課全部通過,民航是裸考甚至教材都沒看完最后得了67分。
18年我個人是6月5日開始,平均一周5-6天,每天3-4小時學習時間,中間的過程就省略不說了……,到9月中旬基本上能夠做到知識點全、重點知識掌握較為深入,臺風原因,考試耽誤,在考題出來后,自己感覺非常遺憾,因為幾乎考試的所有知識點自己都會,也就是考9月份的試卷有極大把握能夠通過。9月份、10月份對我個人來說是漫長的等待,沒有心思看書,后來在串串老師的督促下,在11月8日才全部重新復習一遍,11月24日考完感覺考題相對9月的難,但是考過基本上是板上釘釘。1月3日查完成績122分,內心還是有那么一點點激動。
個人建議:①時間充足的戰友可以1年備考4科,沒必要耽誤1年時間。②增項的老考生6月份以后再開始準備時間完全夠。也就是說新教材出來之后再開始準備一點不晚。③不建議打疲勞戰,建議集中精力在不太長的時間拿下民航,長期備考折磨人。僅是個人建議,不一定適合所有人。對于零基礎和非民航專業的同學來說,早點入手復習也是不錯的選擇。
二、民航的備考難度
對民航,我一無所知,除了坐過一兩次飛機,腦袋里大概有個機場和跑道這個概念。所以作為純粹的零基礎,我17年裸考67分,但是18年卻考了122分,如果我說沒下功夫肯定沒人信,但是幸運的是,我的工程施工管理學得比較扎實,而18年的考題中施工管理又占了大比例分值。所以除了努力,運氣也很重要。
個人建議:不要被民航的高難度嚇到,其實說白了民航就是一本教材配上十來本有用的規范,找對老師領對路,花夠時間高分通過沒有任何問題。
三、民航的備考資料
一是教材,特別強調的是必須是最新的教材,永遠不要在乎那幾十塊錢。
二是找一個對的輔導老師,無論你報什么班,必須要能夠對教材進行通盤講解的,我聽的是串串老師、馬老師、魏老師,三個人的課,魏老師的課可以說只能當電影一樣看看,沒有任何用。串串老師的課無論是打基礎,還是歸納總結都比較深刻,馬老師的課也有一些精華。比如答題技巧,教你如何避免丟分。另外報班不是全能的,但是報班能夠節省很多時間。外行的人必須要聽的懂老師的通盤講解,靠自己去查資料那就要花太多的時間。這里強烈推薦串串老師的課程,由淺入深,通俗易懂,新同學考民航的入門首選。
三是真題,民航專業的真題重復率相對其他專業較高,這是一個特點,要把握住。民航題目選擇題報班的老師會有一些總結再加上真題完全夠了,大題就全部用真題就夠了。沒必要去買其他的題目來做。我認為所有的一級建造師考試都是做真題足夠。搞清楚的真題的知識點,拿高分沒什么難度。
四是要多加幾個民航的資料和學習群,把活躍的群留下,多關注,取每個群的精華。我就是加了很多個群,取了各個群的精華。最后經過對比,選擇了串串老師的課程,事實證明我的選擇是對的。
五是融會,我雖然只考民航實務一門課,但是我會到法規、實務、管理課本里去找一些精華部分進行復習,如雙代號網絡圖、造成傷害事故的十幾種危險源。還有電焊、用火、安全等等自己覺得重要的東西,甚至我還把法規陳印大師的考前建議聽一聽。反正能夠幫助得分的我基本不放過。
最后建議:不要認為自己是在考民航,民航知識點雜,但是都不是很深。其實自己是在考民航基礎、考管理、考總結、考融匯、考想象力和發散思維。
四、備考方法
一是看書,無論你看三遍、五遍還是七遍,你都能發現你每一遍都能發現一些自己沒有掌握的東西。所以書只要有時間能看幾遍看幾遍,教材是備考的根本。而且多輪次閱讀書本可以讓自己的基礎很扎實,在面上已經掌握。
二是看規范,規范是紙老虎,看起來本數多,又厚又大,其實在你對書本知識比較了解的情況下,規范里面的精髓其實都在書上了,你看規范是對書本的補充和完善,通過看規范能夠增強知識的全面性和深刻性,這樣來說規范是必須看的,哪怕是瀏覽性的也不要錯過。規范不重要的一目十行,重要的要盡可能搞懂搞透。我對規范的研究其實比較深,我打印的規范,重要的部分劃的比較多。說出來你可能不信,聽馬海新和串串老師講規范前,我在規范上劃的部分基本上和他們要說的重點是一模一樣的。所以每個人不要低估自己的學習能力。但是時間不足的話就要聽老師講課幫你節省時間。
三是報班培訓,大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建議大家還是購買一些用心的人做的資料,不要被有的機構大話連篇騙了。
建議:多看書,不放棄規范、購買適合自己的資料和課件。
另外建議基礎課法規看陳印,經濟看梅世強,管理看肖國祥。市政胡宗強的一些總結對民航有幫助。
以上純屬個人心得,如有不妥的地方可以文明交流。
2018年參加串串老師的課程,有幸獲得“年度狀元獎”。以圖共賞。
注:以上僅為個人看法,不代表本機構的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謝謝您的理解。